学习马克思主义看什么书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书单
理论准备部分:(有一定基础的可以越过)
《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掌握哲学史基础
《经济思想史》,掌握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
入门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第一卷)》,学习经典作家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概论》,学习经典作家的资本论体系
进阶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第二卷)》,学习俄国辩证唯物主义体系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欧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进一步深入理解(狭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资本主义发展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资本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学习经典作家、第二国际、苏俄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文本群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欧美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学习欧美政治经济学理论-文本群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1.《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塞缪尔·E.斯塔姆、詹姆斯·费舍尔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根植于整个西方哲学之中,他并不是凭空进行哲学研究的,所以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需要一定的哲学史基础。目前流行的哲学史类的教科书有很多,您也不必非得选我推荐的这本书,但是无论在阅读哪本哲学史时都需要搞清楚的重点是:
欧陆唯理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的冲突是什么?
康德是如何调和这个冲突的?
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有什么问题?
德国观念论(重中之重是黑格尔)是如何克服康德哲学的这个问题的?
(如果你有一定的哲学史基础,建议跳过此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第一卷)》,孙伯鍨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一直认为经典作家在哲学上并没有建构什么系统化的体系,所以我也不会推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类的书。孙伯鍨这本书的突出特点就是很好地结合了经典作家的生平和文本去建构经典作家的哲学思想演进历程,并不是像官方教科书体系一样从马恩的文本里机械地抽取只言片语去搭建一个静态的“哲学原理”体系。孙在介绍经典作家的文本时都会充分说明经典作家的写作背景以及其批判对象的思想,注重揭示马恩文本群的历时性勾连,保证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在一个争辩对话(马恩不是在对着空气自说自话)和动态发展(马恩不是一下子就创造出唯物史观的)的语境中理解经典作家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孙提出的十分具有创见的马恩“两次转变说”是中国马哲史研究的一个理论突破,在本书中这个思想有所体现,阅读时值得注意。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第二卷)》,李华钰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接触完经典作家的哲学理论后,我们就要进入经典作家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哲理论的建构和阐释了。由于我们在高中和大学都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官方马哲教科书体系的话语比较熟悉,所以我们可以先去了解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以普列汉诺夫为思想背景和萌芽、以列宁为成熟孕育者和以布哈林、德波林、斯大林为继承发展的俄国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俄国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在苏联通过米丁(MarkBorisovichMitin)被系统化、庸俗化和教条化,成为长期统治苏联的官方教科书体系,然后艾思奇将其引入中国,庸俗化的俄国辩证唯物主义体系进而成为统治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长达数十年的官方哲学体系。在阅读本书时,我们可以把本书同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对照阅读,看看教科书中耳熟能详的话语(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等)的来源究竟在哪。但是注意不要把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僵化的责任怪罪给普列汉诺夫和列宁。我们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在世界上广泛传播,俄国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功不可没。不过应该清楚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有俄国辩证唯物主义体系,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只是因普列汉诺夫和列宁为了反对第二国际官方理论家应运而生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发展而已,它远远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如果对于俄国辩证唯物主义体系不感兴趣,可以跳过此书)
4.《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陈学明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既然我们说俄国辩证唯物主义体系远远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那么我们就必须把视野转向欧美。不同于被庸俗化的俄国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枯燥和僵化,二十世纪的欧美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和二十世纪的其他哲学思潮深度融合,多元性、对话性、批判性是欧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主要特点。我们在阅读本书时会对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到目不暇接:卢卡奇的主客体统一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还有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希望在接触了多样化的欧美马克思主义思潮后,你能找到适合你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值得指出的是,本书书名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广义化的,泛指不同于俄国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整个欧美马克思主义思潮,所以本书还包括了第二国际官方理论家的哲学、马克思学(Marxologie)还有西方共产党理论家的哲学。狭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指强调马克思的黑格尔主义传统,注重对马克思的《1844哲学经济学手稿》进行阐释,以卢卡奇、葛兰西、科尔施为创始人,以法兰克福学派为发展巅峰,强调人的主体性的高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我们其实也可以把狭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称作“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
5.《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佩里·安德森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狭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共享着一定的理论传统,其成员的思想有着独特的共性,所以需要整体性地进行把握。佩里·安德森的这本书便是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代表作,在书中安德森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思想,而是先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传统,然后论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在理论形式上的转移和主题的创新,最后对经典传统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思想比较和总体评价。应该说这并不是一本导论类的著作,而是专业性的理论分析著作,但是本书语言上通俗易懂,篇幅上短小精悍(才150页),值得在入门时进行阅读以求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框架。我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作者把德拉·沃尔佩和阿尔都塞这样的反黑格尔传统的人也算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里,这一点我是不同意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经济思想史》,斯坦利·L.布鲁、兰迪·R.格兰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习经典作家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需要理论准备,同样,学习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也需要理论准备。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作依托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他所要批判的对象也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所以在《经济思想史》为了把握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我们需要先行学习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本书时间跨越尺度非常大,从十六世纪的重商主义开始叙述,一直叙述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芝加哥学派的新兴古典主义(NewClassicalEconomics,注意不是NeoclassicalEconomics)。所以如果只是为了了解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话,那阅读前八章就够了。本书第九章和第十章分别介绍的是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也十分值得一读,我们可以借此了解西方经济学家如何评价马克思以及马克思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
2.《政治经济学概论》,徐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学习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重中之重在于《资本论》。在我国众多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徐禾的这本书堪称经典,相当于《资本论》的精华微缩版,在有限的篇幅内以初学者可以接受的通俗化语言系统化的构建了资本论的经济学体系。本书应该算是目前市面上各种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底稿(可以对照着读一读,重合率相当高),在国内发售了上百万套,还出版了日文版和德文版,远销海外。而且本书出版于改革开放前的1973年,没有现在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十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部分,也就是说没有受到改开之后的各种歪曲。2011年本书重印再版时,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们居然决定不易一字悉照原样再版,真可谓是历久弥新的不刊之论。
3.《资本主义发展论》,保罗·斯威齐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在按照《资本论》的文本路径学完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后,我们有必要跳出文本路径,从问题意识出发,按照问题把政治经济学理论划分为各种分支理论,深入分析政治经济学框架内的各种问题。斯威齐的这本书便是以问题导向构建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其中结合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观点重点分析了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价值转形理论、利润率下降趋势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危机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本书出版于1942年,但是现在美国很多大学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仍将其作为指定教材,可见其经典程度。本书的最大亮点是重新“发现”了鲍特凯维茨(LadislausBortkiewicz)在价值转形问题上的突出贡献,并由此开启了战后长达数十年并延续至今的“价值转形争论”。通过对价值转形问题的接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掌握资本论第三卷有关生产价格理论部分的内容。
4.《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在掌握了经典作家的《资本论》体系后,我们就有必要从经典作家及经典作家之后政治经济学家们的整体文本群去考察他们经济思想演进历程了。不同于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在哲学方面并没有建构一个系统化的体系,但是他们在经济学上的确是以《资本论》为基础进行了系统化地建构(只是这个体系也并不是瞬间完成的,建构也需要一个过程,了解这个过程就要去考察经典作家的经济学文本群,去把握其思想史路径)所以我在政治经济学入门的书单中首先推荐的有关《资本论》的导论类文献,然后到这里才开始推荐马经思想史的文献。必须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有经典作家的《资本论》体系。在经典作家之后,政治经济学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在继承经典作家理论硬核的基础上大放异彩。本书不需要全部阅读,需要的部分有:
第一篇介绍的是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文本群;
第二篇介绍的是第二国际和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文本群以及庞巴维克、伯恩斯坦对政治经济学的攻击;
第三篇前三章,介绍的是列宁、布哈林、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文本群。
再往后的部分不必阅读。
5.《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欧美卷)》,朱奎著,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对于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第二国际和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苏俄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所掌握后,我们便可以开始学习欧美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了。欧美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十分多元化,围绕资本主义危机问题、价值转形问题、殖民主义贸易问题、资本主义垄断问题、社会主义计算问题的讨论都表现出与苏俄政治经济学完全不一样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趣味。和欧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发展一样,欧美政治经济学也是令人目不暇接:兰格模型、罗格斯曼的崩溃理论、垄断资本学派、世界体系分析、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TSS学派、市场社会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元的。另外在学习欧美政治经济学理论时,可能需要一些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还有高等数学基础,这方面我就不推荐书了,因为关于主流经济学的推荐书单有很多,这也不是本书单的所涉及的范围。